• 你的位置:九游会是真的吗 > 新闻动态 >

  • 5500吨级驱逐舰虽被强行扶正却切割掉舰首,下一步如何折腾?_舰船_声呐_下水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2:28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    在这艘舰船翻覆的15天后,船厂以令人意外的速度将舰体大致扶正,尽管这一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通过欧洲天基系统拍摄的卫星图像,可以清楚地看到,舰首的主炮炮座前端已经被完全切除。然而,令人疑惑的是,为什么要先切掉几乎整个舰首,才能成功扶正舰身呢?其实,在这之前,还有一项关键操作——那就是舰船的球鼻艏声呐被提前拆除。根据天基系统的拍摄数据,在船只侧翻后的第三天,舰船的球鼻艏声呐仍然完好无损,但到了第八至第十天之间,图像显示球鼻艏声呐已经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蓝色遮盖物,几乎将舰首和船体底部的吃水部分完全包裹起来。根据这一迹象,推测球鼻艏声呐被切除之后,舰首前段随即被拆除,这样才能顺利进行舰体扶正。背后隐藏的原因值得深思。

    推测之一是,舰船侧翻事故发生时,舰船的前部有三分之一被卡住在倾斜的下水装置上,这导致舰首未能完全入水,造成了舰船的球鼻艏声呐可能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害,甚至有可能完全损毁。与此同时,球鼻艏声呐和舰船前舰底部可能被卡在了下水滑槽内。如果不首先将这两部分切除,哪怕是万吨级的船吊也难以将舰身扶正,甚至可能根本无法脱离水面。为了顺利进行接下来的救援,必须先切除球鼻艏声呐,再切除舰首部分,这样才能有效缓解金属卡槽的束缚,顺利实现舰体扶正。

    展开剩余64%

    作为主力驱逐舰,舰上的球鼻艏声呐担负着反潜作战的核心任务,其造价可能占整艘舰船的十分之一。在下水试航期间,这个高度精密的设备必须避免任何形式的机械碰撞。球鼻艏声呐外壳的脆弱以及内部声呐组件的精密,使其几乎可以类比为一个巨大的玻璃花瓶,一旦破损,便会导致彻底报废。正因如此,舰船侧翻后,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便是这个非金属结构的反潜声呐。毫无疑问,这一损失是不可避免的,后续只能通过重新制造并安装新的声呐来恢复原状。

    那么,为什么切除舰首后更有利于舰体扶正呢?这是因为,尽管舰船发生了侧翻,但舰身的前部并未完全入水,仍有相当一部分挂在陆地上。通过切除被卡住的舰首部分,可以利用陆地的机械力量,再配合大量钢缆和高功率的卷扬机将剩余的舰身强行拉直。如果舰船完全沉入水中后再进行扶正,反而会更加困难,并且会对舰体造成更大的损害。因为水中的扶正力矩较为柔性,而半水半陆的牵引力矩则更具刚性,特别是当舰船底部卡在岸沿时,可能会导致船体和龙骨发生弯曲,甚至完全无法修复。虽然这种方法从表面看似效果较好,但实际上可能会造成更多的隐性损害。

    既然舰体已基本扶正,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就成了更为复杂的问题。是否会选择重新焊接舰首并再次将其拖入水中,还是将剩余的舰体先行下水,再将舰首部分补上?考虑到船厂没有大型浮船坞,也缺乏合适的干船坞设施,重新焊接舰首并再次进行下水的可能性较大。然而,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:脆弱的球鼻艏声呐如何补充?除非舰船能够自主航行至西岸的更大船厂进行安装,否则无法及时补救。而且,经过如此反复的折腾后,舰艇的主副动力系统是否已经受到严重损害?其轴系是否已经发生弯曲或变形?甚至在两次强行下水的过程中,舰船是否会再次发生侧翻?这些问题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。

    综上所述,舰体“成功扶正”只是这一艰难过程中的第一步,接下来的挑战仍然充满了不可预见的困难与复杂性。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